Wednesday, 27 May 2009

A beautiful and quiet place: Tain, Highland

其實這一篇有點算是在紀念在Brussels被偷竊集團偷走的Olympus E-520,以及銘鏡Olympus ZD 12-60mm F2.8-4.0。

Tain是一個位於高地(Highland)地區東海岸的一個小鎮。雖說是一個小鎮,相較於Highland的其他地方而言,Tain的規模已經算是大了。若是開車遊歷Highland的話,往往可以發現一個小鎮從頭到尾以規定時速30mile開,一般需要5到10分鐘時間,但房屋數大概只有10到20間而已。而Tain這個地方除了有醒目的地標以外(如下圖,拍攝時間為日落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鎮上還有幾家英國主要的銀行所設置的據點(如Barclays、Lloyds TSB等)。因此,Tain可算得是Highland上熱鬧的地方,但過了下午四、五點後,就又迅速歸為寂靜。如照片所拍攝的時間為下午5點59分,路上是一隻貓也沒有,絕對沒有誇張。

P3291675

Tain的地名有人認為是源自於附近的River Tain。但根據Wiki相關網頁所討論的蓋爾語地名(
Baile Dhubhthaich),顯示這裡是蘇格蘭一名聖人─Saint Duthac (AD1000-1065)─所居住的地方。Duthac是蘇格蘭人,在愛爾蘭受教育,最後回到Tain傳教並葬於此地。人們為了感懷Duthac,於13世紀在當地建了一座以其為名的教堂。這座寺廟最有名的地方,則在於約一個世紀後,此地保護了Robert the Bruce的太太與女兒免於被英格蘭軍隊擄獲。然而這座教堂在稍後的兩大家族(Clan MacKay與Clan Ross)的政治鬥爭中被燒毀,其遺跡一直保存至今。

照片中的這座可愛塔樓被稱為Tolbooth,座落於High Street西邊的盡頭。現今的這座塔樓是依照過去的樣式,於西元1706到1733年之間由石匠Alexander Stronach改建而成。這棟建築物在過去被拿來當作監獄使用,且其本身亦有守望Tain的功能存在。而其塔樓所採用的鐘,則保留原來使用的那座,於1630年由荷蘭製造商製作。

喜歡小地方的朋友們,Tain這個地方雖然我只有開車經過,匆匆一瞥。但若要我選擇幾個Highland的小鎮,並能夠住上個一晚,我想我會選擇住在這附近,以及Highland本島最北邊的Thurso。之所以會選擇Tain,除了可以免除住在Inverness又想殺到高地北邊舟車往返的困擾外,住在這個寧靜的小鎮一個晚上,除了可以緩和平日緊湊的生活步調外,亦能就近觀察這個富有歐洲大陸風味的可愛塔樓,以及附近的優美海岸線與向內延伸的曠野風情。

此外,每年八月有個盛大的Tain Highland Gathering活動,而舉辦的地點則是在Glenmorangie釀酒場。因此,除了能夠享受Highland人的熱情與傳統舞蹈及美食外,還能享受道地的Whiskey。若有興趣,的確可以考慮以這裡作為Highland遊的一站,而我也深感可惜,出發到Highland之前並沒有好好的蒐集當地資料。但當然,資料無窮無盡,只能選擇想去的地方去。




Mr. Lonely

今天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今天阿貝貝的第二次Ultrasonic Scan的結果出爐了,醫生說一切的發育都正常,而性別的話則是小公主啊。聽到這個,阿比愣了一下,隨即跟醫生做了再次確認。對我來說,只要阿貝貝聰明、乖巧、體貼父母、健康,以及過著快樂的生活這樣就好了。但為了落實跟阿比比的規劃(男→女→男),我現在也衷心期待最後的翻盤。



憂的是阿比比於今天晚間9點30分搭乘長榮的BR068班次返回台灣待產。想想今後的生活,又得要回到第一年來到York時的山頂洞人時代。也就是每天起床後就從居住的山洞往另一個叫做研究室的山洞移動,大概肚子餓了之後才返回稱做居所的山洞。就飲食習慣而言,比北京人較為先進的就是知道要把東西煮熟了才能吃。

今天早上的Scan預約時間是9點55分。我跟阿比比約9點45分抵達,並跟reception那邊報到,小姐找到阿比比的資料後要我們在旁邊等一下,隨即又繼續接她那無止境的電話。一直到10點15分左右,我跟阿比比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最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晚了快半小時,次要是因為我們希望檢查完之後還有時間可以去關阿比比的銀行帳戶。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也要跟midwife談談近況。就這樣,我跟阿比比直接殺入做Ultrasonic Scan的技師辦公室,發現她們有說有笑。詢問的結果是,因為她們手邊沒有資料,所以以為今天早上很清閒。原來是送檔案的那位太太忙著在跟她認識的病人聊天,一聊聊了快半個小時,等到那位熱心的技師去詢問送檔案的進度時,那位前一秒鐘還笑著跟病人抬槓的太太卻板起臉來把資料送到Ultrasonic Scan辦公室給技師。沒過3分鐘,那位技師便揮揮手要阿比比跟我進去做檢查。檢查的結果就如上面的照片一樣,阿貝貝的輪廓已經出現,但阿比比看了之後開始擔心阿貝貝會遺傳到我小時候的那張河童嘴......

之後其實就算是順利了,雖然還是等了midwife半個小時左右。就這樣,Ultrasonic Scan在10點40分左右結束,11點10分進去跟midwife談了10多分鐘,我們就啟程前往位於St. Helen Square的Lloyds TSB分行辦理關戶。之前我帶湯董是排櫃檯,但今天阿比比詢問前面的辦事櫃檯,那位親切的小姐表示她也能幫我們做這個業務,前後大概10分鐘就完成,而且也沒有問一堆為何要關帳戶等等的制式問題。之後,在回家的路上,阿比比跟我各買了jacky potato跟fish & chips做中餐,這兩樣都是阿比比回台灣後沒有辦法享受的英國菜。中餐搭配了House M.D.一集,隨即開始做最後的整理,並出門趕赴1點54分的London King's Cross直達車。

所謂的York到London King's Cross的直達車其實是有其歷史,但詳細的內容可以上York火車站後面的火車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eum (NRM)─參觀,或是上Wiki查詢。我記得的部分是這樣。London到Edinburgh在過去其實是有直達車的班次存在,而所謂的直達車就是中間完全不停靠,直接從London到Edinburgh或是Edinburgh到London。然而,由於鐵路系統的漸漸發達,對於轉運其他地方的乘客之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故而中間會停靠主要的轉運站,比方York。York火車站的規模雖然不比一些大城市的火車站,且York的居民人數也遠少於週邊的大城市,但因為其所處的位置適中,在維多利亞時期便被定位為鐵路系統的重要樞紐,這也是為何全國唯一的鐵路暨火車博物館就設置在York。

而營運這個路線的公司在2007年底以前是由GNER負責,但因為公司破產,故於2007年年底由National Express接手。記得GNER這間公司的前身是LNER,而其引以為榮耀的直達車種稱為Flying Scotsman。但從National Express接手後,我覺得最惆悵的就是在也無法看到標示有Flying Scotsman的火車奔馳於東部海岸線上。總之,今天下午搭乘的這一班車就是York到London King's Cross的直達車,而發車站是Highland的首府Inverness。因此,一路上就是從Inverness到Edinburgh,再到York與London King's Cross。

順帶一提Harry Potter書中的London King's Cross火車站的9又4分之3月台,由於近年來已經爆紅成為知名觀光景點,站方為了不影響站內秩序,將這個偽9又4分之3月台做在第6跟第7月台中間的某個地方。因此,觀光客可以在不進入月台的情況下也能拍到如下的畫面。也就是一個推車粘在牆上的畫面......變得一點意義也沒有......。所以,如果要找尋這個地方的旅客請注意,切記要在第6跟第7月台中間的地方找,基本上是在車站裡面的三不管地帶。千萬不要想闖入第9號月台,你沒有票是進不去那個地方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邊也沒有你要的9又4分之3月台的標誌。



直達車其實並沒有真的快很多,總車程仍是要2個小時1分鐘,然而實際上司機提早了6、7分鐘抵達。不過對我來說,要坐這種直達車的心臟也是得要大顆一點,特別是National Express的火車車體的結構感覺起來比過去的Flying Scotsman還差,所以當高速前進的火車在軌道上跟來向的火車會車時,會感覺對車體以及車內乘客的衝擊力道很大,坐得不是很舒服。

下車後,King's Cross地鐵站可直接搭乘Piccadilly Line前往今天的終點站─London Heathrow Airport Terminal 3。上了Piccadilly Line後,前後要搭乘1個小時左右的地鐵才會抵達機場。由於這次買錯了地鐵票,我買成Zone 1到4的Day Ticket,所以要出機場地鐵站的閘門時無法通過。好心的站務人員發現我們買錯票,但仍讓我們通過這個閘門。就這樣,我跟阿比比5點左右就抵達機場。然而,阿比比想先去退稅後再去Eva的櫃檯check in(這也是退稅櫃檯所要求的,因為他們心情爽的時候就會想要你出示所有你要退稅的商品,以查核你是否違規)。然而,這一排就排了半個多小時,因為有些中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旅客超會買,需要動員3至5名工作人員查核他們的退稅單。所幸後來Eva的check in櫃檯的小姐動作快,我們才有辦法在6點左右坐下來吃吃東西、聊聊天。

阿比比約在7點15分進去檢查行李,當場的人還頗多。阿比比排隊後,我只看到她一次而已,隨即就淹沒在人群之中......當時深深感到,能夠在人海裡面讓兩個人相遇,真的是很需要緣分啊......

機場這邊的安排也不能說不好,畢竟進去檢查後就suppose家人或朋友應該就閃了,所以能夠看到裡面狀況的只有從某個角度透過兩片玻璃牆的空隙勉強可以觀看。但由於所能看到的那個角度是否能夠看到你的家人或朋友則端視你的家人或朋友所排的隊伍而定,所以我在那邊望了又望,始終無法看到阿比比。這時候,有位印度小姐在跟我擠這個空隙,因為我不確定是否能看到阿比比,所以我讓她看她的家人。我看她有時手舉起來揮一揮,所以就問她說你能看到你的家人或朋友嗎? 她跟我說她也不確定那是不是她父母......(靠,那你剛剛還揮得很來勁ㄇㄟ)

就這樣,7點35分左右返回機場的地鐵站,40分買了Zone 5和6的single ticket,用來銜接稍早提到的區域不完整的地鐵票,並於8點40分左右回到London King's Cross火車站。沒五分鐘,火車的月台就公佈了,隨即跳上車稍事休息一下。跟我隔個走道的位置來了個中國太太,我猜想她大概是八百年沒講電話了。兩支電話輪流響,一路上2個小時10分的車程講了近2個小時,斷掉的時間是因為進山洞或是火車行經的地段沒收訊。除了講不停以外,講話的音量足夠整節車廂聽得到,顯示中氣十足。再者,一直強調自己的為人是怎樣怎樣,反覆說道就算有人不喜歡她的個性也不願意妥協,且一直強調自己的眼睛看人很準且洞察力十足(我猜她大概在當某對情侶的媒人)。這類空洞且中氣十足的談話持續了2個小時,讓周圍想睡的人一直無法入睡(包括我以及後頭的兩位老太太),且想安靜的做塡字或是數獨的人也無法靜下心來思考。我下次看到這位太太,一定要躲遠一點,魔音穿腦實在是恐怖啊。她還一度聊到忘我,把Doncaster火車站當作是York。

火車於11點不到10分的時候抵達了York火車站。孤獨感就約在步出火車站時慢慢的浮現,才感受到阿比比沒有在我身邊,平常生活變得很無聊,因為少了一個人鬥嘴。回到家裡,阿比比的拖鞋還是平常趕著出門時的那樣疊著放著,帶不去的包包還掛在椅子上,專用的水杯還放在kettle旁,專屬的牙刷還放在杯杯裡,而慣用的滑鼠跟轉接頭在臨出門前也這樣好好的放在桌上。












(沒打燈的情況下,室內黃色的燈光其實也能營造極佳的fu^^)





阿比啊,我會努力重新適應獨立生活的,請不要擔心!!!




Saturday, 23 May 2009

Trip to Ireland: Powerscourt

Powerscourt位於Dublin南方的Wicklow郡,靠近一個叫做Enniskerry的地方。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這一天的遭遇有點可笑。話說三秒大叔的中國朋友相當好禮,除了招待我們晚餐外,還借給了我們他剛改裝完的Honda Accord。這看起來很尷尬,因為他除了加裝超高調的車尾擾流板以外,還給他賽車塗裝......一聽到是手排車,而且是右架,三秒大叔說他負責坐車就好,阿比開始聊起她考駕照時的情況,所以最後是落到我手上了(不過也是因為我愛開車,阿比還會加上"獨斷獨行"這四個字來形容那個掌握方向盤的我)。反正一路上,特別是在市區裡,常常需要一檔起步,就是常會熄火。而後面的駕駛也常會不耐煩,畢竟看到一台常熄火的賽車,大概直覺的想法不外乎是"你這麼ㄏ一ㄠˊ,居然還熄火,真是遜到家了"。到頭來就是這麼跌跌撞撞的抵達了Powerscourt的停車場,在停車收費站的地方是個需要上坡起步的地形,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後面那台本來停得離我很近的車子,看到我上坡起步倒嚕了一大段,馬上退離我兩個車身距離的恥辱。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這處大莊園基本上是擴建自一個13世紀用來做防禦工事的城堡,佔地47英畝。1731年由一位德國建築師負責規劃改建的工程,歷時十年完成,並奠定了今日所見的模樣。莊園內的花園蒐集了不同國家的建築風格,比方他有日式的庭園(如下圖)。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莊園裡甚至還有水位落差相當大的瀑布。但遺憾的是,那個瀑布自每年的4月1日開始開放,我們去的時候是3月26日......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雖然這個莊園在18世紀的時候被改建成貴族的居所,本來執行防禦功能的碉堡仍保存在莊園之中。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莊園的居所內部不能照相,但基本上所能夠看的部分也不多。主建築於1974年遭遇祝融之災,在那之後一直以一個廢墟的狀態晾在那邊,直到1996年進行整修後才恢復過去的樣貌,並開放給民眾參觀,價格則是忘記了。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Powerscourt在過去的奢華,展現在歐洲各地的貴族們爭相買入其使用過的壁爐等東西來裝飾自己的房子。比方York的Fairfax House即為一例。記得當時去參觀Fairfax House時,裡面的工作人員介紹其起居室的壁爐來自Powerscourt。我詢問了為什麼會來自這個莊園,他們說那個莊園在當時享譽一時,另外的原因可能是那邊的壁爐正好符合Fairfax House空出來的尺寸,故而花了不少錢從愛爾蘭運了這個壁爐到York去。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羊角代表豐收的意思。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這是天蓬大元帥嗎?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Powerscourt真的是太大了,基本上我們三人僅逛了其中一小圈。如果當時瀑布有開放,則必須得花一個多小時往返那個瀑布,而且還不加上在瀑布那邊停留的時間。然而,有去過那個瀑布的人都說讚,所以就要自己斟酌了。

From Powerscourt, Ireland


愛爾蘭的遊記就到這裡告一段落,接下來還沒想到要寫哪邊的遊記,但的確是欠了很多地方......感謝各位看倌的耐心,讀完這系列用詞不算太通順的遊記。

另外,在此回顧一下愛爾蘭遊記系列的其他幾篇文章:

1. Blarney
2. Cork
3. Titanic Trail, Cobh
4. Dublin (I), (II), (III), (IV) and (V)





Friday, 22 May 2009

Trip to Dublin (V): Trinity College Dublin & Stephen's Green

Trinity College Dublin坐落於Dublin市中心,位於O'Connell Street的南面。就方位而言,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西面有愛爾蘭銀行的總行,向南則有主要的商店街區─Grafton Street,以及Stephen's Green。

話說Dublin主要有兩間大學。第一間為這裡所提到的Trinity College Dublin,而另一間則為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Trinity College是愛爾蘭最好的大學,依照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之命成立於1592年。之所以會取名為Trinity College,主要是承襲自Cambridge University著名的Trinity College。

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入口。
From Dublin, Ireland

進去之後所看到的第一個圓頂式建築並非校園內最老的部分。實際上,該建築為19世紀所興建,而圍繞這棟建築的那些大樓,才是Trinity College成立時的第一批建築物。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面對這個一進來便看到的圓頂建築向右看去,就可以看到Trinity College的Old Library。

From Dublin, Ireland

Old Library
From Dublin, Ireland

Old Library裡面的兩樣珍藏品即為凱爾之書(Book of Kells)。相傳這本書是由愛爾蘭的僧侶所編撰,其彩色的內頁以及華麗的外表,是當時書中之最。這本書的內容是有關於拉丁文版聖經(Vulgate)內的故事,書的完成時間約為西元800年。另一項該圖書館所收藏的珍寶,則是愛爾蘭用以作為國徽的那把豎琴。如之前所提及,愛爾蘭基本上有兩把重要的豎琴,一把為Guinness用來作為商標的豎琴,另一把則為國徽所採用的豎琴。前一把在Guinness那一篇中已經有提到,但這一把的話則是因為Old Library中禁止攝影,所以只能買明信片喔。此外,Old Library最著名的還有其壯觀的藏書以及圖書館內的長廊,我個人認為這是令我最嘆為觀止的部分。然而,這也得要買明信片就是了。

The Old Library的對面是一間年代較近的圖書館,名為The Berkeley Library。

From Dublin, Ireland

圖書館外面的那顆雕塑品還頗有意思,不過意境的話我倒是不懂。

From Dublin, Ireland

在市區街道上有座較為出名的雕塑,名為Molly Malone,其位置依稀記得在Nassau Street跟Grafton Street的交叉口旁。Molly Malone的故事其實是以一首歌─"Cockle and Mussels"或"In Dublin's Fair City"為藍本,之後便廣為傳唱(參考自Wikipedia)。Molly Malone並無實際證據指出卻有其人,而這位Molly在故事裡白天為街上的攤販,晚上則為煙花女。然而在故事中,Molly Malone其實是相當保守的一位女性,只是為了生活的無奈。Molly Malone因為平日為了生計而勞碌,過世得相當早。在1988年,有歷史考據顯示Molly Malone確有其人。Molly為17世紀末葉的女性,過世於1699年6月13日。從1988年之後,每年的6月13日則訂為Molly Malone Day。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Stephen's Green是Dublin市中心的公園,緊鄰著Grafton Street的商店街,旁邊並有與之同名的飯店。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Stephen's Green Hotel
From Dublin, Ireland

阿比說下面這間Butler's Chocolate Cafe還小有名氣,剛好坐落於Stephen's Green的對面。

From Dublin, Ireland

拍著拍著,剛好有位身穿龜裝的年輕男子從我眼前經過,應該是在宣傳一齣舞台劇吧,祝他開演成功啊。

From Dublin, Ireland

坦白說,以Dublin為主題一連寫了五篇遊記實在是很累人,但若想要併在一篇說完,篇幅反而像是要寫一篇短篇小說一樣。再者,要將不同性質的景點放在一塊,也實在是很詭異不是? 雖然有點像是草草結束,但也總算把這部分的回憶寫下,沒寫的部分就放在心裡吧!

若要問我喜不喜歡Dublin,我想我會說我喜歡教堂與Guinness甚於其他部分。至於就整體愛爾蘭來說,我喜歡鄉間更甚於Dublin。最主要的一點在於,愛爾蘭的鄉間風光會每到讓你咋舌,無論是晴天或雨天。雖然其鄉間所呈現出的是大地的蒼茫壯闊,但與蘇格蘭所帶來的感受卻相當不同。不同之處乃在於,蘇格蘭的風景除了大地的壯闊外,四處頹痞的城堡遺跡很容易感受到時代性的悲情。但愛爾蘭的城堡建築風格與建材與蘇格蘭不同,且城堡大部分仍有在維持,然而較蘇格蘭更善變的天氣以及雨後陽光所散發出的光芒,使愛爾蘭的大地具有獨特的魅力。

因此,若下次還想規劃愛爾蘭的行程,我想我會考慮租車前往各個小城市,畢竟有太多的鄉間風景是大眾交通工具所無法抵達的。至於要逛Dublin的話,車子基本上就可以還回去了,畢竟,第一,Dublin的景點相當集中。第二,市區內的道路不熟,開車的便利性偏低。第三,若要搭飛機離開愛爾蘭,O'Connell Street上的bus可以在半小時內載你到飛機場(前提是交通順暢)。因此,就好好享受大城市,免除租車所帶來的額外負累。

下一篇就是愛爾蘭行的最終章─西歐幾大莊園之一的Powerscourt。



Trip to Dublin (IV): O'Connell Street & River Liffey

離開Temple Bar區之後,向北便抵達River Liffey南岸。River Liffey河上有幾座著名的橋樑,最著名的應該就是Half Penny Bridge。

從Temple Bar通往Half Penny Bridge的必經途徑。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這座橋的暱稱為Half Penny Bridge,官方稱法為Liffey Bridge。後來聽愛爾蘭的朋友談論到這座橋,才知道這座橋其實已非原來的Half Penny Bridge,而是仿造原來的橋並設置於相同的地方。夜晚的Liffey Bridge還算是頗亮眼。2008年3月底的晚上仍是相當寒冷,當天晚上的氣溫為零下1度到2度之間,連手放在口袋都感覺到凍。

The O'Connell Bridge
From Dublin, Ireland

晚上的O'Connell Bridge。
From Dublin, Ireland

再往上游去還有兩座造型較為特別的橋樑。比方下面這一座是建造於2000年左右,但令我納悶的是,為何和英國各地的Millennium Bridge一樣,都長這付德性......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遠方的這座藍色路橋,整體造型上就較為古老,在夜裡並不出色。

From Dublin, Ireland

往下游去,過了O'Connell Bridge後繼續往下走,便會看到以希臘式廊柱為主要結構的海關大樓。

From Dublin, Ireland

O'Connell Street上所能看到的第一座雕像即為Daniel O'Connell(1775-1847)的紀念碑。Daniel O'Connell為愛爾蘭19世紀前葉的國家主義者領袖,該紀念碑於1864年完成,但一直到1882年才揭幕。O'Connell是一位持激進式言論的國家主義者,並認為愛爾蘭在邁向自由的道路上必須以血舖路。此外,O'Connell亦認為不應歧視猶太人。因為當時在英國的法令下,猶太人必須要穿著法令所規定的服裝。但在O'Connell的堅持之下,愛爾蘭將該法令撤除,使成為一個非種族主義的愛爾蘭。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William Smith O'Brien (1803-64) 是一位愛爾蘭知名的政治家,亦為愛爾蘭國家主義運動的支持者。William曾擔任代表愛爾蘭的英國國會議員,亦領導Young Ireland運動。此雕像完工於1870年,一直到1929年才被移至O'Connell Street上。

William Smith O'Brien
From Dublin, Ireland

James Larkin (1875-1947),又被稱為Big Jim。Larkin是20世紀愛爾蘭的工會領袖,亦為社會主義的倡導者。James出生於英格蘭的Liverpool,於1907年遷至現今北愛爾蘭的首府Belfast,並組成了愛爾蘭運輸與一般工人工會(Transportation and General Worker's Trade Union)、愛爾蘭工黨(Irish Labour Party),以及後來的愛爾蘭工人聯合會(Worker's Union of Ireland)。James最著名的運動應該是在1913年發動了愛爾蘭最大規模的工會運動,並企圖將Guinness酒廠的非技術工人亦納入工會聯合會之下。

James Larkin
From Dublin, Ireland

在當時,Dublin普遍工人階級的薪資相當低。Guinness酒廠是Dublin當時最大的雇主,雖然技術工人有組職業工會,但非技術工人並沒有加入工會聯合會或是組成其自己的工會。因此,James為了提升其工作條件,而發動了這次罷工。這次的罷工進行了7個多月,此期間,愛爾蘭的三大報甚至將James評為逼迫雇主讓步的工會惡棍。雖然此次的罷工運動並未能大大提升Guinness酒廠內的非技術工人的薪資條件,但其成果乃在於奠定此後的工會團結權之基礎。

James Larkin
From Dublin, Ireland

第一張James Larkin雕像的照片後面可以看到一枝擎天巨柱。這一枝柱子是Dublin市區的新地標,建立於2003年,共耗資四百四十萬歐元。

From Dublin, Ireland

James Larkin與愛爾蘭郵政總局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郵局的內裝相當華麗
From Dublin, Ireland

接在James Larkin後面的就是在Cork篇有提到的提倡禁酒的Father Mathew。

From Dublin, Ireland

在與O'Connell Street交錯的巷弄內也有重要的雕像喔! James Joyce (Ulysses的作者) 的雕像就是其中一座,但這一座離其博物館還有一段距離。這一回的愛爾蘭行並不是藝文之旅,所以一些博物館我們就省略了。

From Dublin, Ireland

From Dublin, Ireland

O'Connell Street上雕像的分部主要從Liffey河岸至Parnell Square,而Parnell Square上則豎立了O'Connell Street上最高的雕像─Parnell Monument。Charles Stewart Parnell (1846-1891) 是愛爾蘭的一名大地主,也是愛爾蘭國家主義份子。儘管他是地主出身,對於愛爾蘭土地改革不遺餘力,且成立了愛爾蘭國會政黨 (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在愛爾蘭的獨立過程多所貢獻。

From Dublin, Ireland

這一篇主要提到幾位愛爾蘭著名的政治領袖人物,而下一篇則介紹其餘的幾個重要景點:Trinity College Dublin、Stephen's Green、Molly Malone雕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