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Cork這個地方,讓我想到愛爾蘭共和國的民族英雄Michael Collins。Michael於1890年出生於Cork郡西部的一個小地方叫做Sam's Cross。雖然其生命只有短短的31年(1922年歿),但從1916年復活節起義崛起,一直到其因被埋伏暗殺而過世的這短短6年間,卻奠定了愛爾蘭共和國自英國管轄脫離的基礎。由於這裡是順帶提到這位愛爾蘭民族英雄而已,詳細的內容可以參閱Wikipedia的內容以及電影Michael Collins(1996,由Liam Neeson與Julia Roberts主演)。
Cork的景點大致上就散落在River Lee的兩岸。River Lee在Cork市區分成兩條,兩條支流所夾住的部分為目前Cork市區最為繁華的地方,而這一區的河岸以北是舊城區的部分,比方Shandon區的St. Ann's Church以及奶油交易所等地點皆散落其中;以南則為St. Finbarre's Cathedral所在的區域,但離其他景點較遠。
如Blarney篇提到的,我們check in之後先讓計程車司機載我們到Cork的至高點參觀,但因為不知道如果把單眼拿出來會不會被司機多坑了一點錢,所以就做罷。從至高點可以看到St. Ann's Church跟River Lee的河岸,但因為景觀蠻雜的,拍起來也較沒有重點。
隔天(24.03.08)早上就先去晃晃Shandon區,待去完Cobh後,再來逛河的南岸。但為了方便,就把上下半天合在一起寫。
Shandon區因為是老城區,街道較為狹窄擁擠,但好處是無論在何處都可以看到過去的信仰中心St. Ann's Church。St. Ann's Church的方塔,一般是公認為Cork的地標代表。她的方塔四面各有一座鐘,但在過去每一面鐘所指的時間都不同,曾被稱為四面說謊者。我們去的時候,發現其實四面的時間雖有幾分鐘的時差,但已經沒有過去誤差的大了。
St. Ann's Church的鐘面設計則維持18世紀的設計。比較特別的是 4(IIII)跟8(VIII)的部分。原則上,4應該是打成IV,但古時 候因為講求對稱,故將4以IIII表示,是相當有趣的部分,有打算去 拜訪這個地方的人可以注意看看。 From Cork, Ireland |
St. Ann's Church的現址其實是過去的Church of St. Mary,自1199年起建,但於1690年Cork城被圍攻時毀壞,故在原址蓋了St. Ann's Church。現在的教堂則於1722年完工,並開放信徒膜拜。
Shandon區的景點頗集中,當你從教堂的南邊走過來時,基本上就會先看到圓形的室內市場以及旁邊的奶油交易所。
Shandon區的景點大致上就這樣而已,基本上一個地方可以同時看到三個景點XD 另外,來愛爾蘭可以發現,居民對自家外牆的用色相當大膽,我們還有看到用較深的紫色塗外牆......不過還挺好看的!!! 不然就是很有默契的(應該是有協調過吧),使用不同的顏色,看起來相當協調,比方River Lee上的一排新建築的外牆顏色就如下這樣搭配。
河岸上我記得基本上有三、四座橋,St. Patrick Bridge則是通往Cork最熱鬧的那條街道的橋。
過了上面那道橋後,隨之映入眼簾的就是馬修神父(Father Matthew,1790-1856A.D.)的雕像。這位神父於1808至1814年間在都柏林(Dublin)唸書,之後加入了Cork的教區的傳教任務。主要的事蹟就是於1838年開始主張禁慾與戒酒的活動,不過似乎成效不彰啊......愛爾蘭人可是很愛喝啤酒的,甚至沿著河岸繼續往下走,就可以看到一家知名的愛爾蘭黑啤酒廠商Beamish的工廠......在Dublin篇的時候,主要的街道上(O'Connell Street)也可以看到另一尊馬修神父的雕像。
From Cork, Ireland |
在往St. Finbarre's Cathedral的途中會經過幾座小橋,沿著Geroges Quay、Sullivan's Quay以及French's Quay走下去,便會接到Bishop Street。大概在French's Quay上面,路就會漸漸變得偏僻,也能看到這座教堂的主塔。若要走到正門,則得要繼續沿著Bishop Street走,之後再左轉往上坡處去。
St. Finbarre's Cathedral的現址其實在西元7世紀開始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但在這裡建立第一座教堂則始於中古世紀,時間現在不可考。不過該教堂與St. Ann's Church同樣在17世紀末期Cork遭受圍攻時,被敵軍給摧毀。現在所看到的這棟具有三座尖塔的哥德式教堂,則是建於1865年,而完成於1879年。這座教堂是目前Bishop of Cork的住所。
去到St. Finbarre's Cathedral時,才發現這間教堂在禮拜天是不開的......當場也遇到幾名遊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啊,因為從St. Patrick Street走過來這邊大概要花個15到20分鐘左右。
另外,在Grand Parade上面有另一個景點--English Market--這裡是過去的室內市場,印象中是從19世紀開始。Grand Parade是另一條熱鬧的街道,可以沿著St. Patrick Street一直走,到盡頭就是Grand Parade。本來我們三個人就在找English Market,但遍尋不及。從St. Finbarre's Cathedral回來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想找個地方躲雨,沒想到躲著躲著,居然就站在English Market前面。可惜的是那天也沒有開,只能望著裡面空蕩蕩的攤位。
話說愛爾蘭的天氣就是多變,突然來的大雨來得又快又急,過了五分鐘之後雨停了,天空又漸漸放晴。路上的行人所受的影響似乎不大,當我們在躲雨的時候,還是有人大落落沒撐傘的在路上閒晃,相較之下,我們三個人顯得遜多了......回頭沿著St. Patrick Street走,看到某條巷子裡面有家顧客大排長龍的冰店。三個人討論了一下,想說才3點多而已,離要搭coach的6點還有一段時間,大可吃到4點在慢慢晃回hostel拿行李,再去排隊即可。
但就是因為如此,而差一點沒有辦法到Dublin去。本想說coach的人應該不多,所以想說提早個15分鐘去排隊即可,結果大錯特錯。我們大概5點30回到hostel領行李,走到離hostel不遠處的上車地點,發現已經排了一大排人要上車。當時大驚啊,趕快衝上前去排隊,我則走到前面去看看空位還多不多,但看來已經快滿了......不過幸運的是,當輪到我們的時候,司機覺得應該是沒有位置了,所以上去清一清空位,居然還剛剛好三個咧,是最後三個啊啊啊啊啊啊啊......雖然沒有在一起,只要能夠去得了Dublin就好了。我跟阿比都是坐第一排,而三秒大叔在後面,從我的角度可以看到司機的制服外套,突然覺得好像瞄到一個熟悉的圖像......沒錯,就是First這間公司的logo......天啊,First在英國的交通運輸業可說是獨霸一方,沒想到他的魔爪,應該說是勢力範圍,還伸到愛爾蘭來啊......真是太驚人啦!!!
我個人覺得坐coach前往Dublin是最好的選擇,若是坐火車的話,或許就沒有辦法一覽在各城市附近以及散落鄉間的城堡遺跡。那種沿途所見的蒼茫壯闊,是這輩子還沒有過的體會。如果有多一點時間的話,可以去看看Kilkenney這個地方。當coach開進Kilkenny市區之前,就可以遠遠看到山丘上的城堡。再搭配著剛好是太陽西下的時間,整個壯麗的景象無法掩飾的呈現出來,當時車上的遊客也忍不住驚嘆。1800出發到Dublin要4個小時25分鐘左右,但在歐洲國家,我想應該是運輸業工會跟公會的協議,工作2個小時必須要讓司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在英國,可以發現無論是coach或是火車司機都嚴格執行,特別是英國的夜車就是如此。愛爾蘭的coach司機也是,但這班車的策略是換駕駛。
按照原來的規則,是Dublin跟Cork各發一班車,然後到Kilkenny再過去一點的一個在M7公路上的加油站休息兼換班。換班之後,司機交換車,這樣子就可以各自回到Dublin跟Cork去了。但那一天的狀況是,居然M7上面大塞車......對向來的司機晚到了約半個多小時。所以我們的司機在車子來了之後可以直接上車,把對方的車開回Cork。本來預期剛到的司機還得要休息個一、二十分鐘,沒想到他就直接上車了。這個司機似乎小有名氣,看到有個乘客知道是他要開車,馬上就繫起了安全帶,因為這個司機每次一上車就會來個嚴肅的演講,告訴你他開車很危險等等的,所以如果沒有繫上安全帶的話不會是他的責任,因為他已經先警告過你了。的確,開車對這位司機先生來說像是他的一種享受,而不見得乘客也享受其中。就這樣一路開到了Dublin,沒想到比預計抵達的時間只晚了10分鐘左右。
三秒大叔在Dublin有位中國來的朋友,他是以留學的身分在這邊打工,聽說有不少中國人在這邊也是以留學身分居留,但實際上是在開計程車或是在餐館打工。不過相當感謝大叔的這位朋友,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給我們做諮詢的服務,也借給我們他剛tune完的Honda Accord(剛在車尾裝上相當高調的擾流板還有剛上好的賽車塗裝......),甚至有幾餐晚餐也在他那邊蹭飯(台灣應該不會這麼說^^)。這些故事,就留待Dublin篇交代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